嗨~嗨!我是 Notion 訓練營飛行助教 Joanne ✨
休耕期已經過了 3 個月,細數這 3 個月也做了很多事情,去上了托育人員的培訓,預計在 8 月底考照,真的開始找朋友們練習手感、開啟臉部撥筋事業,聽到大家的回饋(按完臉變亮、皮膚變嫩),真心覺得我選了一個很棒的專業!也沒有少接 Notion 的講座,這 3 個月雖然沒有正職,但能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打轉,也真的很幸福呢!
接下來的日子,準備去世界走走,去日本看世博、去美國看羚羊谷、去加拿大追極光,你呢?最近有什麼期待的事情嗎? 歡迎回信跟我分享唷!(或是有旅行經驗也可以跟我分享唷,期待收到你的回信) ✨
📍【Notion 主題週報】,替你整理 Notion 的新資訊與學習資源;由生活黑客社群的 Notion 訓練營教學團隊成員們共同維護。會收到這封信件可能是你過往領取過免費的 Notion 模版、或你是《Notion 實戰課程》 或 《Notion 訓練營》 的學員。
👀 Notion 學長姐故事
本週學長姐:Joy Wei
來自第九屆的學姊 Joy 因為學過茶藝師和評茶師,對茶文化很感興趣,剛好 Joanne 這陣子也開始喝茶,偶然看到 Joy 對於茶文化的詳盡介紹,真的是歎為觀止!
Joy 的這套系統是以『標籤系統』為基底出發,再加上 Notion 的 Relation 功能,成爲強大的茶文化圖鑑!
當時就對她對於如何使用 Notion 進行團隊協作的介紹感到非常印象深刻,印象深刻的原因是這份系統的架構非常簡單但非常實用!

1️⃣ 值得學習的知識點:起點設計-用心智圖釐清系統架構

Joy 在開始做茶文化圖鑑前,先畫出心智圖,甚至把每個欄位都先寫出來,真的超級用心,也可以藉此檢視這個欄位是否有用、屬性是否運用正確,寫出來的過程就是在讓腦袋再次運轉思考呀~
「結構化思考 + 延伸應用」的方式進行分類設計:
- 從使用者需求出發:思考喝茶者可能會關心哪些資訊,例如:產地、口感、香氣、功效、製程等。
- 拆解茶的屬性:根據茶的不同面向,設計出幾個主要分類模組:
- 產地分布(了解茶來自哪裡)
- 養生功效(喝茶對身體的好處)
- 茶品特徵(香氣、滋味、外觀等細節)
- 茶系圖鑑(分類與定義、工藝資訊)
c. 建立資料庫之間的「延伸連結」:像是「茶品藏錄」可延伸參考「茶場分布」與「養生養顏」這兩個模組中的資料。
免費訂閱,即可完整閱讀
免費註冊即能閱讀所有文章,包含豐富的 Notion 使用技巧 ✌️
現在註冊
已經有帳戶了? 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