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簡易自介
- 暱稱:Kayla
- 現職 or 專業:ERP軟體顧問
- 哪屆訓練營:2025 復盤訓練營(學號:#1142)
- 作品摘要:當初裸辭後陷入迷惘,參加復盤訓練營後,我學會用 Notion+AI 工具結合 STAR 與 OKR 框架,幫助自己釐清真正想要的目標,不再盲從他人的成功路徑,開始為自己設計行動計劃與未來藍圖。
二、復盤的作業、成果展示
- Before :覆盤心智圖
- 參加覆盤營前,通常都是在年初時,拿出去年年初訂的心智圖,確認目標是否有達到, 如果沒有達到想一下是什麼原因,然後再畫出新年度的,整個過程不會花到2個小時,覆盤的內容也比較隨心所欲~
- After:Notion 願景+OKR (迭代中)
- 將覆盤融入目前使用的Notion生活工作系統中,並套用一些知識框架(STAR、OKR),更深度覆盤,進而產出更具體、更可視的目標。
參加復盤營之後,發現自己以往的年度復盤比較表面,通常是參考KOL的復盤方式,再依當下心情、想法產出的目標。 然而,在這次復盤營的學習中,經歷了更有框架的反思與整理,讓我更清楚知道 「這些目標是我真正想要的,而不是因為別人成功才跟著做。」
學習上的收穫
- 更有系統的目標設定第一週的作業透過 STAR 原則回顧過去的重大事件,第二週則透過知識框架深入更自己對話, 雖然目標沒有改變太多,但這次透過有框架問自己對的問題,可以進一步挖掘自己內心,透過與 AI 的問答&引入外部回饋(請教親友)後,整個目標執行方式變的更多元,不會卡在自己的小圈圈!
- AI 工具與框架化思維
- 這次覆盤營的 MVP 要搬給科技助教 AI 復盤機器人 !! 雷蒙餵了覆盤相關的資料給機器人+合適的 Prompt 由機器人根據 STAR 原則,提供 60 分的解決方案,如覺得回答不滿意,也可透過跟機器人一問一答中,獲得更進一步的解決方案,讓思考更有系統,不只是流水帳式的紀錄,而是透過框架來整理思緒,再進一步思考 發現這樣的方式讓復盤變得更有效率,也能讓自己從不同的視角去檢視問題。
- 引入外部回饋與多元視角
- 以前習慣自己查資料解決問題,較少主動請教他人。 但這次復盤營的「同學互相回饋機制」,讓我看見許多不同的思維角度,甚至有些人提出的建議是我沒想到的。 像是看到同學羅珊的作業,發現她的專業領域與我完全不同,這種異溫層的衝擊讓我開闊了視野。此外,Lily 的回饋能力也讓我印象深刻,她總能從他人作業中挖掘閃光點。 每份作業都有滿滿的 Take away 可以學習 XD


三、覆盤營的課外收穫
除了一開始參加覆盤營的目的「如何有系統的覆盤」、「看看黑客島的異溫層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」,還有一些預料之外的收穫
自己身上也藏有寶藏
一直覺得自己不太擅長輸出,所以趁這次的機會,每週直播認真跟課並產出課堂心智圖筆記, 課後就馬上丟出去,其實要丟之前都很猶豫,擔心自己筆記會不會做很爛,或是太淺等等之類的
直到課程結束,營隊有回饋機制,居然在回饋中看到同學很感謝我的筆記,對他們快速複習/預習很有幫助,真的超級感動!





被指引的迷途羔羊
在參加覆盤營之前,突然繃出一個念頭是裸辭,但其實心裡很沒底,一整個壓力爆大 擔心自己會不會太衝動,會不會結果不如預期等等
但從覆盤營開始第一週的直播就提到,「那是別人的目標,不是自己的!」
跟著課程的設計,開始有系統的跟自己對話,了解到這件事跟自己願景、價值觀的連結,也能擬定更具體的規劃,最重要的是這裡有一群支持你的伙伴 有一些同學鼓勵我、也有同學跟我分享自己裸辭的經歷、也有同學花時間探討為何想裸辭並指引我未來工作方向等等
永遠都不會忘記某一天一如既往的早晨,我在跑步機上跑步,看到同學前一晚對於我裸辭這件事送我的一句話:
「如果你能在心中看見島嶼,就永遠不會迷航。」
📍 本系列由 復盤訓練營 的優秀學員投稿心得。
感謝同學們能在這 21 天的陪伴式教學中,用自己的行動力產出這些優質的作品,並且分享自己在課程中的收穫!
我們會繼續收集、整理同學們優秀作品和應用到這專欄,同時也歡迎認真學習的你,也和更多人分享你的成果、作業思路和改變故事,讓你自己透過這輸出練習,更瞭解自己,也熟練工具,還能讓需要的人因為你的分享而被點亮。
👇🏼 雷蒙三十的線上課程&Notion 模版:

💬 留言一起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