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和你分享我常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:

「為什麼會需要 Notion?通常是怎麼樣的人才會想學?」

多數人以為用 Notion 的人是科技阿宅,或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。​

但我們的學員,主要分佈於 30~45 歲,更多是跨領域型人才 ——

設計師學寫程式、業務玩自動化、老師用 AI 做教材、媽媽用數位工具管理孩子成長歷程……有好奇心、有實驗精神,也很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。​

學員的平均年齡何中位數都是 37 歲,處在事業和生活都很忙的年紀,卻還願意花時間學 Notion, 為什麼?

以下綜合超過 13,000 位學員,以及無數場直播和問卷回饋裡,整理的「使用 Notion、報名訓練營的人」共通特質 ⬇️


特質 1:喜歡整理資訊,但常卡在「不知道怎麼整理」

很多人一開始是因為資訊太雜,文件、筆記、任務分散在很多地方(Google 文件、LINE),才開始接觸 Notion。

希望能找到一個能整合的工具,幫助自己「把想法放進正確的抽屜裡,有效推進和視覺化追蹤」,每天都能省下 1~2 小時找資料檔案的困擾

【Notion 中文應用案例】保養品管理系統|訓練營作品心得 040
Janice 用 Notion 設計保養品管理系統,解決庫存管理、到期提醒、心得紀錄與採購規劃,讓保養更有條理,不再囤過期品!

特質 2:不為了炫技,而是對實用性工具有熱情

他們喜歡學工具,並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展示有多厲害。

真正的目的,是想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,讓生活更有掌控感,比如:

  • 怎麼一鍵產出會議紀錄和後續行動項目?
  • 如何把學習筆記變成真正能應用的知識庫?

他們相信「工具是為人服務的」,不會為了遷就工具而改變習慣,而是希望能配合自己思維模式的解決方案。

【Notion 主題週報 #131】只用 3 個資料庫!拆解 Podcast 製作人的 Notion 協作方法
拆解 Podcast 製作團隊的 Notion 系統設計,從資料庫串連到分工指引,協作效率全面提升。

特質 3:喜歡客製化,不喜歡被制式模版限制

用過各種待辦軟體、筆記工具,總覺得受限於別人的設計邏輯,直到遇見 Notion:「終於有工具可以照我的邏輯來做事了。」​

不必寫程式也能依照自己的思路去搭建系統,並符合個人的習慣

【Notion 中文應用案例】芳療課程業績追蹤管理系統|訓練營作品心得 054
透過 Notion 解決開課追蹤與金流整理的痛點,結合標籤與資料庫關聯,Hui 的系統讓招生、報名、金流全都清晰可見。
【Notion 中文應用案例】英語教學品牌微網站|訓練營作品心得 055
Wanting 用 Notion 建立英文教學團隊微網站,透過資料庫與標籤設計,打造給家長與老師都好用的報名與管理系統。

就我的教學經驗,我的學員們,不是天生就很會用工具的人,但一旦找到了對的方法,學得比誰都快,做得比誰都深。​

關鍵在於「對的方法」。


為什麼我們要打造 Notion 訓練營

Notion 訓練營

40 天的陪伴式網狀學習,讓你發現學習不是只有一種樣子!

十月開營,即將額滿 🔥

大多數人學 Notion 會卡住,因為缺乏「系統化學習路徑」和「實際應用場景」,還有「學習社群的支持系統」

碰過太多人自己摸索 Notion:

  • 被花俏功能分散注意力,做出來很 fancy,但根本用不上
  • 不知道如何整合各種功能,解決真正的難題

結果花了大把時間學習,卻發現自己還是回到原本的工作方式。

與其繼續花 6 個月零散地摸索(很多人就是這樣放棄的),不如在 40 天裡跟著有經驗的人,用最短路徑學會你真正需要的 Notion 功能與情境應用

為了讓忙碌的你能順利學會:

  • 7+ 場直播課程都能回放:可調速播放 + 結營後 60 天內無限次觀看
  • 專注學習關鍵功能:不被所有功能轟炸,直接學會解決你的具體問題
  • 作業設計 + 彈性請假機制:邊做邊學,確保真正會用,事後補交作業,助教會給予個別回饋
  • 遊戲化學習降低摩擦力:透過任務挑戰,用好玩的方式持續學習
  • 1000+ 共學社群實戰交流:各行各業作業觀摩,有問題隨時有人協助

在開營前,你可以先學習報名贈送的「3 小時快速入門 Notion 課程」(價值 2,400),提前熟悉基礎功能,瞭解 Notion 能做到哪些事情?

【限量名額】需要有基礎,才能加入 Notion 訓練營嗎?
我需要有基礎才能加入訓練營嗎?網路教學很多,是不是自己花時間摸索就可以?工作很忙碌,適合加入嗎?這篇文章我會一一為你解答。

過往學員,怎麼評價訓練營?

PS. 已有近 200 位學員加入第十屆訓練營,一起加入我們,從實作、社群中,學習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數位工具應用能力!人數額滿,即關閉報名 🫣

分享這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