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經營共學小隊的初衷與想像
一開始想經營小隊是因為訂閱 Notion 週報很久了,但其實都沒有認真看(遮臉)加上訓練營過了兩年,這兩年的新功能都沒能好好運用,希望再次透過網狀學習跟上!
當時的想像是讀了週報,我就能有 idea 能優化我的系統(想像總是很美好),甚至覺得 40 天後我們會追過週報總數量(當時總數 125 篇,10 個人,每人 3~4 天讀一篇就可以達成,所以規劃大家每週至少讀兩篇)
當初的目標如下:
- 共學目標:閱讀 Notion 主題週報並優化自己的 Notion 系統
- 每週任務:閱讀 2~3篇 Notion 主題週報,並分享心得
- 成就分享:至少兩週一次的線上共學日記分享
- 最終挑戰:舉辦一場黑客聊聊(社群線上語音分享)



第一個開團的我,默默讓大家都寫了加入這團的優勢這段 XD 而且還是有人被優勢感動到的!
關於我們的首次啟動會議




陪跑團很讚!真的有認真聽,這麼多層裡面的 Toggle List 也能找得到(驚)
放上小隊創立初期的啟動會議文檔:【Notion 主題週報 共學小組啟動會議】
可以看見大家當初寫下的目標,以及我們的週報完成度約 70% 💪

二、這段時間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
起初共學目標訂得太發散,也沒有規劃出彼此能互助的方法,導致大家不太知道要怎麼進行,分享會大家也普遍分享的很簡短(我也一直有大家會自己玩起來的錯覺,後來才發覺這裡是 I 人島)
後來在共學團期間使用了教練卡詢問雷蒙小隊經營的難題與解方
Q:在讀週報時要怎麼彌補現實與理想系統架構間的鴻溝,才不會在自學的時候迷失於資訊海?
A:雷蒙回答,迷失的原因在於我們對於自己的目標並沒有想像中訂的明確,大部分都是因為我們把優化想像得太複雜了!(才會導致比起完成目標,拖延或看其他額外資訊顯得輕鬆多了) 建議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法:
- 採用互相改系統的方式,每人既是需求提出者也是解決者
- 按專長分配不同系統的優化工作,避免同時處理太多不同主題
- 聚焦於明確的需求和問題,避免迷失在知識海洋中
- 可考慮針對特定功能(如 Notion Calendar)進行深入學習
從中得到的經驗
- 沒有好好善用大家的優勢,賦權給隊員們主導
- 不愧是網狀學習鼻祖,能提供我更多彼此能互助的方法
- 反思自己目標太發散,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其實是沒有確切想法的,我只是把一時對 Notion 的熱情或未讀週報的焦慮灑在這裡,作為一種心境或焦點的快速轉換?或是情緒上安慰自己有作為,已經對焦慮有所負責了。
三、共學旅程中令我驚喜或印象深刻的事
感謝大家的信任,竟然半天就 10 人滿團,還有四位仙貝(晉博、鼠鼠、乙放、薩摩)的力挺

共學團 1.0 的再續前緣
共學團其實是 2025 年初從生活黑客之路 LifeHacker Premium 會員社群發展出的社群限定活動,當時我參加的共學團是 「🐻 熊勁十足,茶助燃脂,往增G減脂麥進!🏁 」,在這次共學團 2.0 中,我們又在 Notion 共學團相聚!

3、4 月時增肌減脂團說好要一起出來運動的小聚,不小心從 5 月拖到 6 月,結果竟然成了 Notion 週報團的 Team Building,更誕生了這個創意快訊!
共學路上的小隊暖暖包 Tiffany


感謝 Tiffany 主動私訊協助,還有占卜! 主題是:「我現在卡住的點該如何突破呢?」
超超超超值的仙貝卡!


In 仙貝認真寫了一大篇 Notion 系統架構教學文,受益匪淺
四、這 40 天的共學體驗心得

真正實踐過共學後,我覺得共學就是玩耍,能互相玩的模樣就是我的想像,所以小隊長和小隊員要做的模樣,其實我覺得差別不太大。
唯一的差別大概就是小隊長能適時的跳出來提供大家玩耍線索,這大概是我理想的小隊長模樣。(因為我實在是很不喜歡框架)
我覺得 40 天下來我還蠻做自己的,玩得很開心(一如我訓練營都泡在魔法店)
在進行的過程中,有看到其他團的隊長辦得很用心,但我沒有想要辦得那麼精緻(這真的不是訓練營阿),如果簡單粗暴了點,請大家原諒我。
如果可以重來一次,我會怎麼帶這個隊?
- 說明規則的啟動會議要錄影,不然要講好多次,或是規則不要那麼複雜(看文稿就能懂)
- 10 人團要一起行動還是太難了(沒有一次全員都在場),所以應該會再分小組
- 共學分享會找仙貝的任務也可以交由隊員完成,或許每場分享會都能有不同風格(雖然找仙貝也是我臨時突發奇想的方法)
五、其他想分享的事?


如果想更認識我
歡迎追蹤我的 IG:腰言豁眾-越過表象,與你同行的意識探險家
個人品牌網站:腰言豁眾 - 自我能量探索與人類圖諮詢
📍 本系列由 生活黑客群島 的島民夥伴們 真誠投稿分享。
感謝每一位島民願意分享自己在群島的參與歷程、成長體驗與行動故事。這些內容不只是紀錄,更是彼此靈感的交換,也是對「聰明工作、好好生活」精神的最佳實踐。
我們會持續收錄與整理島民們的精彩心得,無論是活動參與、社群互動,還是個人成長的轉變歷程,都歡迎你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。這是一次回顧,也是一種輸出練習,更是一份禮物,可能會剛好照亮另一個人的路。
在這座群島上,你的聲音和經驗,就是最珍貴的資產。
👇🏼 加入雷蒙三十 Lifehacker Premium 會員

💬 留言一起交流